帕金森诊疗中心 / Parkinson Medical Center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诊疗项目 > 帕金森 > 检查诊断 >

医生详解:帕金森病人装“脑起搏器”应符合这7个条件

来源:成都西南脑科医院 日期:2017-11-06 浏览: 17783 次

免费拨通
网络挂号 在线咨询

  得了帕金森,该怎么治疗?

  成都西南脑科医院医生杨立群表示:一般帕金森早期,病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控制。当帕金森病患者服用药物到一定时间,药物的效果将达到,此时可通过安装“脑起搏器”改善病情。

  但是杨主任还告诉我们,安装“脑起搏器”并非人人适合,患者病程不能少于五年。安装后也不代表一劳永逸,在坚持服药的同时,还要定期接受医生的“程控”。

  服药多年现“异动”可考虑手术

  帕金森病属慢性脑部退行性病变,患者脑干内被称作“黑质”的部位出现急剧退化,无法产生一种叫做“多巴胺”的神经传导递质,导致大脑对肌肉活动的指挥能力下降,患者表现出动作缓慢、震颤等症状。

  此病高发年龄为50~79岁,国外统计数据显示,大约每800人当中就有一人患上帕金森病。原发性帕金森病服用左旋多巴类药物。然而,经过几年的治疗,左旋多巴类药物起效时间越来越短。当药物发挥效力时,许多患者还会出现奇怪的手脚“乱动”现象,就像跳舞一样,不能自控。

  “这就是帕金森病患者常见的运动并发症即‘异动症’。”医生指出,出现“异动”的患者从原来的不能活动走向另一个极端不由自主的乱动。通常来说,中晚期病人出现运动并发症,就意味着药效已经达到,这时可以考虑通过手术予以改善。

  安装脑起搏器,患者可自控肢体活动

  医生说到针对中晚期病人的“脑深部电刺激”(DBS)手术俗称“脑起搏器”。DBS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流来持续刺激脑部目标区域,从而抑制可引发运动功能失常的信号传导。

  手术中,医生将一条带电极的导线植入病人脑内丘脑底核,术中唤醒病人,以电刺激来测试治治疗果。

  如果确定肌肉僵化或颤抖现象有所减轻,医生就会确定电极的位置,将其固定在颅骨上。电极的延长线则与被植入锁骨下的神经刺激器相连接。使用时,病人可根据自己肢体抖动的程度,对电刺激的程度加以调整,从而控制肢体活动。

  医生指出:过去采用毁损性手术放置脑起搏器,即用射频破坏病灶,且不能做双侧病灶,导致接受手术的病人复发率比较高,两年内可达50%~60%。而现在经过技术改进,复发率已经显著下降。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不是帕金森患者都适合安装“脑起搏器”,医生指出,适合做脑深部电刺激术的病人应符合几个条件:

  ●原发性帕金森病病人

  ● 对左旋多巴药物敏感

  ● 病发至少5年

  ● 具有明显的运动功能障碍

  ● 病人精神状态评估必须是正常的,没有明显焦虑抑郁和记忆力减退

  ● 年龄应在75岁以下

  ● 磁共振检查显示脑萎缩不明显

  “帕金森病容易和帕金森综合征、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等混淆,而发病五年的病人通常能够确诊是否属于原发性的帕金森病,不至于误诊。”医生说,由于安装“脑起搏器”后,部分病人的智力会有所减退,故该手术并不适合已经出现记忆力衰退的病人。

  安装脑起搏器后仍要吃药

  “必须向患者澄清的是,安装‘脑起搏器’后并非一劳永逸。”医生指出,随着病情的进展,电刺激将会不够“劲”,需要进行调整。

  不过,病人手中的程控仪只能控制开关以及调整电压参数,其他参数如需调整,应到手术医院接受医生的程控。“术后随访非常重要,病人要把自己的病情进展及时与医生沟通,由医生进行程控。”医生说,一次程控通常需要三十分钟到一小时。

  术后头半年调整的频率比较高,通常要程控三至四次,半年后一般一两次。此外,脑起搏器需要定期更换电池,根据病人的身体状况不同,一般3至8年更换一次。

  需要强调的是,放置“脑起搏器”后并不等于可以不吃药。“通常放置脑起搏器后,病人用药量会减少五成。”医生指出,手术可以改善运动障碍,但如果不用药,效果并不明显。更重要的是,由于帕金森病都由退化性因素导致,患者的病情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加重,手术仅能延缓帕金森病的进程,却不能令疾病消除。

  脑立体定向仪帕金森微创技术

  研发背景:

  脑立体定向仪技术是863项目产品。该成果主要用于脑外科手术中的手术规划、导航和立体定向,由解放军海军总医院神经外科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和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联合研制,同时采用了先进耶鲁大学研发的机器人手臂技术,经医生论证,具有先进先进水平。这种先进上尚无同类产品的神经外科脑立体定向手术设备,将手术规划系统、导航系统与手术平台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拓宽了应用范围、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减轻了病人痛苦。该设备的成功应用,深受广大医生、帕金森患者的好评。

  治疗原理:

  通过CT或核磁共振融合,在三维空间下由手臂立体定向下(比喻:GPS定位下巡航导弹攻击目标类似),误差低于0.1毫米,能迅速、利用微电极定位帕金森患者脑内震颤和僵硬细胞准确位置,通过监测细胞水平信号,用一根比头发丝还要细的导针进行地神经毁损修复,同时直接输入神经细胞因子修复受损多巴胺能神经元,达到临床功能性的恢复,生活自理的目的。

  技术优势

  1、定位准、不开刀、创伤小

  用影像学定位(CT、MRI或DSA)和立体定向仪引导来构建三维立体的脑部结构图,应用先进耶鲁大学的机器人动力机械臂,通过靶点定位后,动力机械臂能以0.1mm的重复精度保持稳定的轨迹,误差低于0.1毫米,确保手术准确无误。

  2、术后治疗立竿见影

  临床治疗案例15000余例,并发症发生率< 0.5%。手术时间平均半个小时,只需局部麻醉,在患者清醒下进行,大多数患者于手术即可见效,即可进流食,病情较轻者第二天即可下床活动。

  3、解决了以为细胞刀毁损术等神经外科手术创伤大,靶点定位不准确,术后并发症多的弊端。

  医院设有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骨科、中医科等多个科室,专业治疗癫痫、小儿脑瘫、脑血管病、帕金森、脑萎缩、头痛眩晕、脑肿瘤等各类脑部疾病。

  温馨提醒:帕金森疾病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及早治疗就意味着有更大可能治疗,如果一拖再拖后果难以想象,建议患者及早接受治疗,如果还有什么疑问,随时点击咨询了解详情。或者拨打健康热线:028-68760707与医生一对一咨询。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帕金森怎么才能治疗?

推荐医生 / Disease navigation

便民服务 / Service

  • 就医须知
  • 医生门诊
  • 预约服务
  • 医保查询
  • 疾病咨询
  • 电话咨询

贴心服务 / recovery case

成都西南脑科医院

成都西南脑科医院是经由卫生主管部门审批成立,集医疗...【详情】

新闻动态 / News information

预约挂号 / Online interrog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