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逢知己千杯少。
约上三五好友,酒桌相见,喝到不省人事,第二天醒来脑袋一片空白。
当我们喝酒断片时,大脑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喝酒断片究竟是怎么回事?
在我们的大脑里,有一个前额叶皮质组织,主要用来储存短期记忆。而大脑的另一组织——海马体,则负责将短期记忆编织起来,并长期储存。
但储存这些记忆,需要一种特殊的神经递质,而酒精能直接妨碍神经递质的工作。
当我们喝高了,大脑神经递质错乱,酒精开始麻痹颞叶,海马体活动受到抑制,无法对信息完整记录,进而出现【断片儿】。
断续性昏厥
一个73公斤的成年男性,一小时内连续喝八杯烈酒,血液酒精含量会达到0.2%,此时大脑就像一盘有缺口的磁带,仍会断断续续储存某些记忆。
第二天醒来,也会想起零零散散的片段,这种断片情况,被称为断续性昏厥。
完全昏厥状态
如果接下来半小时,再喝四杯烈酒,血液酒精含量会达到0.3%,此时酒精抑制神经递质,海马体进入休眠状态,大脑开始丧失记忆,进入完全昏厥状态。
此时的大脑就像一台没有储存卡的录像机,虽然拍了很多,但都没有保存下来。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第二天醒来,完全想不起酒后发生的事。
影响断片的因素
当然影响断片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空腹饮酒、缺乏睡眠、酒精摄入速度等等。
帕拉阿图大学曾做过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女性相比男性更容易断片。
断片并不等于喝得烂醉,只是酒精影响记忆的存储。
实际上在断片期间,我们仍有一定行动能力,只不过记忆无法完整保存。
喝酒断片是一个危险的事情
不论记忆是否保存,喝酒断片都是一个危险的事情。酒精属于脂溶性物质,能穿透血液和大脑之间的屏障,直接损伤中枢神经系统。
长期饮酒,会导致慢性酒精中毒,记忆障碍比例升高,大脑认知功能下降。
需要强调的是,酒精对大脑的影响是慢性且长期的。一旦大脑受损,记忆能力的恢复将会相当困难。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