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正式入汛,汛期降雨往往伴随着大风、雷电,甚至冰雹。雷雨前闷热,气压比较低,空气湿度高,易缺氧;雨后暴晒,天气变化大,血压也易波动。还有人闷热时烦躁、出汗多,人体水分随着汗液蒸发,血液的黏稠度较高,易出现高黏状态,形成血栓,容易造成缺血性疾病。
汛期注意预防脑血管病!
1、饮食清淡多喝水
闷热天气多喝水,血压不很高的人,可喝点淡盐水。饮食要清淡易消化,避免高油、高脂肪。
2、保持空气流通
吹空调要适当,家中保持开窗通风。雨后暴晒天气尽量避免外出,建议在早上和晚上外出活动。
3、运动要适度
只要微微出汗稍稍有点气喘,就可以了。
饮食指南:预防脑血管病突发
多吃豆制品
豆制品中含有极为丰富的蛋氨酸,常吃豆腐、豆芽、豆腐干、豆油等豆制品有益于人体健康,能够预防脑血管疾病。
增加膳食纤维
膳食中纤维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的作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主要有粗杂粮、米糠、麦麸、干豆类、海带、蔬菜、水果等,每日摄入纤维量35~45克为宜。
多吃富含叶酸的食物
如果膳食中缺乏叶酸及维生素B6、B12,会使血中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易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补充叶酸对降低冠心病和中风发病率有重要作用。
因此,中老年人应多摄食富含叶酸的食物,如红苋菜、菠菜、龙须菜、芦笋、豆类、酵母及苹果、柑橘等。
每周至少吃一次鱼
预防脑血管病,也可以多吃鱼,建议每周至少吃一次。推富含脂肪酸的金枪鱼、三文鱼等。
多摄入天然抗凝与降脂食物
此类食物有助于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从而减少脑梗的发生。常见的抗凝食物有黑木耳、大蒜、洋葱、青葱、茼蒿、香菇、龙须菜、草莓、菠萝等,番茄、葡萄、橘子中也有少量的抗凝物质。降脂食物则有螺旋藻、香芹、胡萝卜、山楂、紫菜、海带、核桃及橄榄油、芝麻油等。
少食酸,少摄盐
正常情况下,人的血液呈弱碱性,如长期食用酸性食物,会使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及乳酸含量升高,从而加速血管的老化。因此,酸性食物、高脂肪、高糖、高胆固醇食物都要少吃。立夏饮食,多进食粗粮、蔬菜、水果等碱性食物。
此外,食盐过多会导致血压升高,无形中增加了血管壁的压力,长期处于张力过大状态下的血管会加速老化。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控制食盐的摄量,做到清淡饮食。